043医学三字经:泄泻方
[卷之三] 泄泻方
胃苓散
方见《胀满》。加减详《三字经》注。
四神丸
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
补骨脂(四两,酒炒)肉豆蔻(面煨,去油)吴茱萸(泡)五味(炒,各二两)用红枣五两,生姜五两,同煮。去姜,将枣去皮核捣烂为丸,如桐子大。每日五更服三钱,临卧服三钱,米汤下。加白术、附子、罂粟、人参更效。
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以上六方,俱见《伤寒论读》。
按∶以上诸法,与《内经》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一节,揆脉证而择用,甚验。张石顽《医通》载之甚详,但古调不弹久矣!余新悟出一方,有泻心之意。上可消痞,下可止泻。肠热胃寒,能分走而各尽其长。非有他方,即伤寒厥阴条之乌梅丸也,屡用屡验。
[卷之四] 眩晕方
一味大黄散
鹿茸酒
二方见上“三字经”注。
加味左归饮
治肾虚头痛如神,并治眩晕目痛。
熟地(七八钱)山茱萸怀山药茯苓枸杞(各三钱)细辛炙草(各一钱)川芎(二钱)肉苁蓉(酒洗,切片三四钱)水三杯,煎八分,温服。
正元丹
(《秘旨》)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有时阴火上冲,则头面赤热,眩晕恶心。浊气逆满,则胸胁刺痛,脐肚胀急。
人参(三两,用附子一两煮汁收入,去附子)黄(一两五钱,用川芎一两酒煮汁收入,去川芎)山药(一两,用干姜二钱煮汁收入,去干姜)白术(三两,用陈皮五钱煮汁收入,去陈皮)茯苓(二两,用肉桂六钱酒煮汁收入,晒干勿见火,去桂)甘草(一两五钱,用乌药一两煮汁收入,去乌药)上六味,除茯苓,文武火缓缓焙干,勿炒伤药性,杵为散。
每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红枣一枚,同煎数沸,入盐一捻,和滓调服。服后,饮热酒一杯,以助药力。
[卷之四] 呕哕吐方
二陈汤
半夏(二钱)陈皮(一钱)茯苓(三钱)炙草(八分)加生姜三片,水二杯,煎八分服。加减法详“三字经“注。
小柴胡汤
方见《伤寒》。
吴茱萸汤
方见《隔食反胃》。
大黄甘草汤
(《金匮》)治食已即吐。
大黄(五钱)甘草(一钱五分)水二杯,煎八分服。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仲景)凡呕家夹热,不利于香砂橘半者,服此如神。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一钱五分)水一杯半,煎七分服。
进退黄连汤
黄连(姜汁炒)干姜(炮)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桂枝(一钱)半夏(姜制,一钱五分)大枣(二枚)进法∶用本方七味俱不制,水三茶杯,煎一杯温服。退法∶不宜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但空腹服崔氏八味丸三钱,半饥服煎剂耳。